• 学院首页
  • 首页
  • 部门简介
  • 规章制度
  • 学院新闻
  • 视频新闻
  • 学习园地
  • 文明创建
  • 常用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 正文

  • 学习园地

    百年党史学习一一1923年

    -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王威

    发表日期:2021年05月04日 11:00

    阅读次数:

    为普及党史知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推出《党史学习》栏目,陆续刊发党史知识学习专题,供全校师生学习。

    1923年1月1日 

    广东海丰县农会成立,彭湃任会长,会员约十万人,占海丰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县农会,内设教育、卫生、财政、农业、仲裁等部。在海丰农民运动的影响下,陆丰、惠阳等县的农民运动也相继发展起来。

    1923年2月1日至2月7日

    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直系军阀吴佩孚下令禁止,反动军警强行占驻总工会会址。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两万余人举行总罢工,全路一千二百公里顿时瘫痪。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调集两万多名军警,对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及其他各站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全路工人被打死和被捕后死于狱中的共有五十人,打伤三百余人,入狱的四十多人,工人家属也遭到洗劫。京汉铁路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大罢工坚持到2月9日。为保存革命力量,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省工团联合下令复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1923年2月27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号召全国人民和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打倒压迫和残杀工人的军阀。

    1923年4月初

    毛泽东创办《新时代》杂志。明确办刊宗旨为努力研究致用的学术,实行社会改革的准备,对于“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他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设等等问题。对帮助党的干部和革命青年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指导当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3年4月10日

    毛泽东在《新时代》创刊号发表《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文章指出:现在国内存在三派势力:革命的民主派,非革命的民主派,反动的军阀派。今后中国政治的形势将成为以下情况:一方是最急进的共产派和缓进的研究系、知识派、商人派(非革命的民主派),为了推倒共同敌人与国民党合作,成功一个大的民主派;一方就是反动的军阀派。中国政治的结局是民主派战胜军阀派,但目前及最近之将来一个期内,中国必仍然是军阀的天下。其原因,一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是中国的社会经济最便利于军阀的统治。文章还指出:这个期内是外力和军阀勾结为恶,是必然成功一种极反动极混乱的政治的。但政治愈反动愈混乱的结果,是必然要激起全国国民的革命观念,国民的组织能力也会要一天进步一天。也就是说,更反动更混乱的政治,是和平统一的来源,是革命的生母,是民主独立的圣药。大家不可不知道。

    这篇文章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23年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1923年7月1日

    由瞿秋白主编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前锋》杂志于上海创刊,当时为转移敌人注意,假托广州平民书社编辑发行。此刊以党的统一战线方针为指导,以宣传国民运动为主要任务,与同时出版的中共理论刊物《新青年》一起成为党的宣传喉舌。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拥护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所确定的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决定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同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3年10月25日

    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讨论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和改组计划。会上,孙中山指派廖仲恺、谭平山(当时是共产党员)等九人为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汪精卫、李大钊等五人为候补临时中央执行委员,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聘请鲍罗廷为顾问,办理改组事宜。

    1923年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经售革命刊物,并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中国青年》等。上海书店于1926年2月被军阀孙传芳封闭。

    1923年11月24日至25日

    中国共产党三届一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全会按照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三大的指示信的精神和当时国共两党的实际状况,进一步解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问题。会议决定进一步促进国民党改组,在全国扩大国民党组织,凡有国民党组织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一并加入”;凡国民党无组织的地方,我党则为之建立。会议还决定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党团性质的秘密小组在国民党内贯彻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努力争取“站在国民党中心地位”。

    1923年11月25日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旅欧支部正式成立。周恩来在会上发表演说,对国民党内的腐败现象作了切中要害的批评。会上,周恩来当选为国民党旅欧支部执行部总务主任,李富春当选为宣传主任。会后,周恩来被委任为国民党巴黎通讯处筹备员,聂荣臻、李富春等人也参加筹建国民党巴黎通讯处。

    1923年12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十三号》,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并向各地党组织部署参加国民党的具体步骤,以促进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923年12月

    李大钊到达广州,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筹备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局联合发出对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见书。在这前后,一些共产党人在《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就如何赋予三民主义更多的革命内容,如何确立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国民党恳切地提出许多建议和意见。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共产党员网

    上一篇:2021年5月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参考

    下一篇:2021年4月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