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冰冷的金属毛坯,如何在学生手中“变身”为可以驰骋的赛车模型?答案藏在汗水与智慧交织的金工实训课堂里。汽车智能制造学院2025级学生在为期一周的金工实训中,交上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由他们亲手加工、组装的金属动力小车。这标志着本学期金工实训做出了创新性的改革。

一项任务,多维技能的融合考核
与以往单一工种的练习不同,本次实训的核心项目是完成一辆结构完整的金属小车。这个项目综合考查了车、钳、磨、焊等多个工种的技能。小车虽小,五脏俱全,它需要车工精准加工出的轮轴,钳工细心打磨的底盘与车身,以及最终严丝合缝的焊接组装。
制作一辆能跑起来的小车,是一个微型的产品全流程开发。它迫使同学们不仅要精通单项技能,更要建立工程全局观,理解每一个零件如何相互关联、协同工作。这是对我们实训教学流程管理最生动的检验。

匠心雕琢,汗水浇铸的诞生历程
实训车间里,充满了专注与热情。在车工区,同学们为确保轮轴的同心度而反复测量;在钳工台,大家为打磨出光滑平整的底盘而汗流浃背;在焊接区,他们小心翼翼地对汽车的部件进行焊接组装。

夯实基石,展望智能制造未来
一辆辆小小的金属车,承载着学子们的工程梦想,在实训车间的地面上划出成长的轨迹。这次成功的金工实训,为他们未来的工程生涯注入了满满的信心与动力,以产品为导向的实训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这不仅是“工匠精神”的淬炼场,更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最佳桥梁。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金工实训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