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爱华,男,湖北宜城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88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现任襄阳汽车职业学院机电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在工作和学习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甘于清苦、廉洁从教,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出一个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吕爱华同志作为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面对学校专业教师紧缺的现实,顾大局、讲奉献,服从安排,先后担任《电机原理》、《机床电气控制》、《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数字电路》、《单片机》、《电力拖动》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他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他工作一丝不苟,能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中,他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状态,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每次教学量化检查测评,他的各项分数总是名列前茅,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学生的好评。
他自担任机电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以来,刻苦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和参与课题5个,2015申报教研课题2个。2015年9月出版编著《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2015年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二五”《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电工基础与技能》两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国家规划教材,分别由电子工业和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主持《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院级精品课程。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还积极参与实训室建设,维修维护实验实训设备达100多台套,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技能教学的顺利进行,获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带动下,机电系广大青年教师和他一起开展教材编写工作,自觉形成了学术团队,不仅活跃了学校学术气氛,提高了专业水平,还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2015年带毕业生设计达15人次,在毕业生设计中指导学生设计选题、资料的收集、设计过程的跟踪指导、解答疑难和答辩。
今年由吕爱华老师带队,王传鑫、陈成和熊华森3名同学组成的“卓越队”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载誉归来,取得了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移动会议白板”赛题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获得全国三等奖。
作为机电系分管教学副主任,吕爱华同志在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中,讲团结、讲协作、讲奉献,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为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
在学院开展的“两访两创”活动中,他扑下身子,积极深入到教师、学生中去,先后找教师和学生访谈达38人次,认真听取记录教师和学生对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在访谈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他能够直接向院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到了工作让教师满意、学生满意。
作为系总支组织委员兼学生支部书记,他率先垂范,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凝聚支部的战斗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教研管理工作,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由他带头和全体支部党员参加的高素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团队。
在担任高职班主任工作中,他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各项学生管理走在学校前列。
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上,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方法,如:班干部竞争上岗;师生共议,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一武器,建立问题集体评议制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谈话机制;建立学院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制度。
他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认同的榜样,供学生模仿,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他身体力行,深入管理一线,早晚自习基本做到每天必到。他关心学生,学生把他当贴心人,他班上一名学生身患癌症,他亲自组织学生到老河口学生家中给生病学生过生日,鼓励该学生积极治疗,树立战神病魔信心,在学院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他身兼数职,却不厚此薄彼,每个岗位都能做到兢兢业业。他说:“岗位再多,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言语质朴,却一语中的。